深圳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今天是: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04:27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重要要闻
如何避开高杠杆陷阱
发稿时间:2016-09-12 供稿:经济参考网
    去杠杆是世界性难题,融资本身是资本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手段,现代社会的发展阶段,适当的杠杆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当杠杆过高时,其偿付债务的压力又有可能成为经济的负担。已有的国家去杠杆案例往往为了单纯去杠杆仅从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出发,导致去杠杆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国内专家也有不少政策建议,但往往局限在如何减少或优化债务以及债务重组等。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一书及时系统总结了中国经济学界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之路。既考虑了杠杆率的债务分子,又考虑了杠杆率的经济分母;既考虑了优化、转化和减少存量债务,又考虑了增量债务的融资股权资产化和低成本优化。

  杠杆率是债务与经济总量的比值,经济规模决定了债务的承担能力,同时,杠杆又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一定的债务融资对推动经济有效增长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对杠杆率过高,总的有减少债务(减小分子)和发展经济(增加分母)两个办法,就是要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过债务增加的速度。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过债务增加的速度,靠投资带动的传统产业模式的融资乘数效应已经降低,更高质量的增长将来自于解放生产力、解除供给约束释放的供给侧创新与创业的新经济动力,需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更高效资本与产业的结合。

  2014年,笔者就与姚余栋博士和周健男博士共同提出了空中加油的方案,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增加股权融资比重、减少债权融资比重,在不增加杠杆的情况下有效进行融资,在发展中完成去杠杆。中国当前金融体系有待完善,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需求不相称,企业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银行信贷等债权融资方式。以2015年为例,其中银行信贷占融资比重73%,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股权融资不到5%,而股权融资是不增加杠杆的融资,国际发达国家企业股权融资往往在30%-40%左右,因此我国股权融资市场功能的短板是导致企业杠杆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只有大力发展股票融资、PEVC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注册制、信息披露、退市制、转板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改革,以股权融资优化债权融资,才是既能降杠杆、又不降低企业融资发展需求的两全之策。

  减少债务的方法又有优化现有存量债务和管理新增债务两个方面。由于银行贷款周期短、利息高,企业债券周期长、利息低,笔者和姚余栋博士在2015年又提出以直接融资的企业债券逐步分类替代未来和现有的银行信贷,逐步减少利息高、期限短、效率低、体制僵化的间接融资,增加公司企业债券、高收益债券、中小企业债券等利息风险匹配、期限灵活、效率更高的直接融资市场机制,优化债务结构,实现贷转债;而后,我们又进一步提出去杠杆三部曲之贷转优先股,将存量银行信贷中企业发展前景大但受到信贷负债现金流困扰的部分,通过专门的债股转让市场剥离出来,由银行转交更多的金融机构处置,提高流动性、挖掘价值空间,同时为负债企业延缓偿付压力,以市场的手段应对阶段性的经济压力,提出完整、系统的存量债务优化方案。

  2016年,姚余栋博士又开创性地提出以养老长钱助力去杠杆的思路,有效的链接了融资和投资的供需两侧,解决了部分长期债务的期限错配问题,在经济去杠杆和应对老龄化的双重问题上形成了一举多得的方案。

  去杠杆的目的是寻求更好的发展,日本当年为了延续企业债务不崩盘,导致银团控制的实体行业出现了大量的僵尸企业,而有限的低至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措施并未缓解高杠杆危机,反而落入了高负债陷阱,现在日本的总杠杆率超过300%,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从失去的十年延续到失去的二十年,至今仍无解决的迹象。中国必须以此为鉴,必须以创新作为新的发展引擎和马车,以改革创造的资本红利和人才红利兑现发展红利,做大杠杆率的分母,增加杠杆的撬动效应,以金融改革打造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相配合的融资体系,优化杠杆为中国转型前行的经济降低风险、减轻负担,在发展中去杠杆,以杠杆优化推动新的发展。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攻坚阶段,能否充分发挥融资的杠杆效应,避免高杠杆的负作用,不走日本失去二十年的老路,《中国债务》一书希望能够探索去杠杆之路,为共同迈进高收入行列的中国特色之路扫除风险,轻装前进。